在资本市场新一轮改革大潮来临之际,2015年7月4日在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我们迎来了“2015(第十七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此届论坛邀请了风险投资家、机构投资者和投资银行家在内的国际、国内投资者,知名企业高管、创业企业家、有限合伙人、中央及地方政府官员、经济学家及主流财经媒体记者,以“新常态下风险投资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在创新与改革的主旋律中,回顾风险投资行业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探讨行业发展问题,思索政策与法制环境优化路径。在平等、互动、激荡包容、智慧碰撞的交流中,促进中国风险投资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使之真正成为科技发展的新引擎、经济增长的催化器。参加讨论的嘉宾认为,股权众筹是创业金融核心,是确保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政府应加强对股权众筹的立法和监管,这样才能实现股权众筹的良性发展。
2015年7月4日下午,论坛的讨论主题为“股权众筹与风险投资”,与会讨论的嘉宾包括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会长、合伙圈股权众筹平台创始人王少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君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廖梓君;深圳市投壶网络科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煜;深圳前海云筹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CEO谢宏中。
此次讨论是理论界与实战界的伟大碰撞,也是股权众筹与传统PE的正面交锋。会议由王少杰会长主持,首先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教授提出了股权众筹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堡垒,是中国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型的关键以及股权众筹将会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天地等鲜明等观点,得到了在场嘉宾及观众的高度认可。
接下来廖董事长代表传统的PE的企业提出了在目前工业4.0的大背景下,金融企业也面临着与传统制造业企业一样的去库存化——即资金的去库存化的问题。而互联网金融的兴盛,正是这个难题解决的关键。
而黄董事长与谢董事长作为股权众筹实战企业代表,则提出了股权众筹实际上是为投资人服务的投资平台,而非融资人的融资平台这一理念。给出了股权众筹在实战中的准确定位。
深圳前海云筹创始人谢宏中介绍说,现在互联网股权众筹一般都是采用“领投+跟投”机制,即由机构投资人对某个项目进行领投,再由个人投资者进行跟投。据悉,“领投+跟投”机制目前被各大股权众筹平台所采用,是众筹中风控最常用的机制。据其介绍,目前前海云筹已跟专业风投机构合作,普遍采用这种形式,并成功投了很多项目。而领投人的作用主要是在一个项目投资的时候,承担前期大量的项目调研工作和后期项目实施监督工作,在帮助创业者尽快实现项目成功融资的同时,向跟投人提供专业投资建议;而普通投资人也可以选出自己信赖的专业领投人,借助其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在第一轮各家阐述观点之后,大家开始了对股权众筹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可行性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以杨东教授为代表的股权众筹界认为:股权众筹是既股份制以来,人类资本界的最伟大发明,相比传统的VC,PE,他克服了传统的委托代理机制,并且能够帮助中小企业筹集除资金意外的各种资源。杨东透露说,规范股权众筹的相关法规还处在紧锣密鼓的制定阶段,具体规定尚未出台,不过国务院于6月16日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已明确“开展公开、小额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另外早在今年1月,证监会就公募股权众筹的细则草案《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管理办法》在小范围内征求意见,可能规定5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公募股权众筹获得发行豁免。对于意见稿,证监会目前也正在修改,总体方向是降低门槛。
而以廖董事长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服务界则认为目前股权众筹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会,但是会不会像股市资金或者p2p的兴起一样,在潮水来的时候,千呼万唤,而在潮水褪去的时候,平台们应该如何生存,这里的试错成本太大。历经这些巨大的波动之后,到底能剩下几个能占到最后。
最后,与会嘉宾就股权众筹法风险控制问题展开探讨,廖董事长提出传统基金式的运作何以通过组合投资来平滑风险,使最后的总收益可控话,而单个项目的投资风险太大且不可控。杨东教授则认为股权众筹中投资者保护是防范风险的根本,基于大数据的大众点评式的信息披露,是风险过滤的关键。谢总与黄总通过实战也总结出风险提示到位,信息披露充分,专业领投,大众跟投等风险防范机制。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对股权众筹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获益匪浅。此次讨论在双方等碰撞之下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