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加入协会 / 会员单位要闻

同创伟业已有两家LED投资企业成功上市。

2012.12.06 09:41

近两年,各路资本疯狂涌入LED行业,尤其是在2010年国内LED行业规划投资额更是高达2179亿元,创出历史新高。

高新技术投资的高风险是业内共识,但各路资本依然前赴后继涌入LED行业“淘金”。其中,不乏风险投资商,也有希望借此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资本,更有在资本市场上借题炒作的PE投资商。

这个年轻的LED产业,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可谓是明星行业,一下子冒出了8家上市公司。“LED行业在过去两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深圳同创伟业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丁宝玉回忆起自己这几年在LED行业的投资经历,坦言赶上了好时候。截至2012年7月,同创伟业已有两家LED投资企业(茂硕电源[13.11 -4.52% 股吧 研报]洲明科技[8.05 1.13% 股吧 研报])成功上市。

然而,好景不长,此后一系列行业危机让这场疯狂的投资浪潮被瞬间击碎。由于下游市场需求释放低于预期以及海外市场持续疲软等多重利空因素影响,上游芯片产能过剩危机带来的恶性竞争开始显现,“高利润”帽子被市场无情的摘除。

尤其是今年初以来,国内部分LED企业不断被曝出资金链断裂消息。同时,多家原本准备今年扩张产能的企业负责人普遍表示,融资情况不容乐观。

“很多投资商原本计划的第二轮资金都已经停掉了,其中部分项目股权甚至正在考虑转手。”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企业需要更多资金来支撑生存和扩张时,投资者的态度也发生了180度大转变。“很多投资商已经不再把LED行业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了。”

“现在看来,LED企业该上市的都已经上市了。产能过剩已经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快速下滑。”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梅健坦言,LED行业大势已过,而投资商的最佳投资时期也已经过去。

心态转变

与2010年投资商到处寻找LED项目相比,今年在很多投资商的办公室里,LED项目商业计划书成了一堆压箱底的文件,几乎无人问津。

丁宝玉表示,LED经过上一轮投资热潮,已经进入到一个周期性的低迷阶段。一方面是中上游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则是照明应用市场由于价格优势不明显以及质量不稳定等因素受限,市场爆发不如预期,短期内更是看不到明确的快速增长迹象。

产业上下游两端的不平衡也造成了企业盈利能力的急剧下降。

高工LED产业研究所(GLII)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国内LED上游产品毛利率已经比今年初下降了30%以上,下游应用产品则下降了10%以上,中游产品由于工艺、结构等更新速度较快,产品毛利率整体变化不大。

丁宝玉坦言,从经济学的产品供需关系来看,如果行业利润率处于下行通道,投资商怎么会投资呢?“这个时候企业伸出求救之手,投资商只有退避三舍。”

事实上,投资者改变对LED行业投资价值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目前国内涉及LED业务的的上市公司达到了18家,而以传统照明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有5家,目前这些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涉足LED照明业务。

“LED公司的上市速度太快了。”梅健表示,在上一波高峰期,具备高速成长价值的企业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而短期内能看到有成长力或者有特色的企业很少。我们也无意去投资,几乎都是小机会,大机会很小。

梅健的观点代表了目前国内大多数投资商的普遍看法,而撤资现象也时有发生。

“LED行业的最佳投资期已经过去。以前每年都有很多投资案例,但是现在成功的寥寥无几。”梅健表示,前一段时间公司投资了一个LED项目,甚至可以看到未来的业绩上升空间。“但现在我们也撤退了。”

此外,投资商的避险心理也是另一大主要原因。根据经济学的机会成本原理,当你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某一领域时,就会在另一领域错失更多的机会。梅健表示,现在每年虽然都有一定的投资金额指标,但是我们需要去平衡各个行业之间的投资风险。“目前,我们不再重点关注LED行业了,因为还有更多的新兴市场等待我们去投资。”

投资重心下移

尽管对于LED产业进入阶段性的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投资商的共识,但照明应用领域未来的潜在市场前景还是让部分投资商有所期待。

目前,阶段性的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LED中上游领域,对投资商而言,下游市场或许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要在一两年内,扭转目前的市场行情,会比较困难。但是站在三到五年的角度来看,就不一样了。”在丁宝玉看来,即便市场需求得到大规模释放还不足以解决目前的产能过剩危机。“LED行业需要至少三年时间才能消化现有产能。”

随着全球各国政府淘汰白炽灯政策执行效果的持续作用,传统照明行业规模增速将放缓,LED照明需求和市场渗透率将会越来越高。“未来产业链的机会主要在终端应用。”丁宝玉表示,在LED应用端,最大的投资价值是照明领域。因为LED显示屏已经有好几家上市公司,封装也有好几家。“同行业上市公司多了,投资退出的机会就变得越来越少了。”

GLII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3季度末,以LED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有23家,其中覆盖全产业链的企业有5家,配套设备企业有3家,封装企业有5家,应用厂商有5家。在LED应用领域,其中主营业务为LED显示屏的上市企业有4家,而以LED照明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只有勤上光电[7.94 -7.13% 股吧 研报]一家。

丁宝玉分析到,目前LED照明企业之所以成为投资商的香悖悖,原因就在于未来以LED照明概念寻求IPO上市的企业大有潜力。

而对于LED照明投资标的的选择,青云创投董事总经理徐政军表示,具有自主品牌或者渠道优势的企业,获得投资的机会更大。青睐自主品牌,原因在于国内很多LED照明企业都是给国外企业做OEM,但是盈利能力有限。“做OEM主要是为了维持公司的运营成本。”

不过,对于国内LED照明厂商能否打造出一个全国性的自主品牌,松禾资本投资副总监冯志伟的信心并不大。“未来区域性的LED照明品牌会居多,全国性的品牌不会超过十家,这其中还包括雷士、欧普、佛照等传统照明品牌。”

标的企业

未来LED产业的投资机遇无疑会变得越来越窄,不过对于投资商而言,只要具备清晰的商业模式,符合IPO上市的硬性标准,依然具有投资价值。

“对于新兴产业,投资的机会多,而对于处于成熟期的行业,如果企业具备一定特色、规模较大的企业,我们也会选择投资。”丁宝玉表示,对于投资商来说,LED行业不是完全不投,而是具有投资价值的案例比以往更少了。

事实上,在投资商眼里,能否通过IPO上市退出获取回报无疑是项目投资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投资商更青睐于选择盈利能力强,销售规模大的企业。对于每笔投资,投资商肯定会要求尽可能获得最大的回报倍数。”徐政军表示,投资标的企业是否拥有足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而这些优势是否能保证企业长时间领先竞争对手都是投资商最为关注的,也是降低投资风险的关键要素。

此外,为了降低投资风险,投资商往往会对投资标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上进行监督,并要求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权利,比如董事会席位、优先清算权、防稀释条款等等。因此,标的企业除了具备一定规模和特色之外,要想获得投资商的青睐,创始人也需要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

而对于目前规模较小,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梅健表示,市场本身就具备优胜劣汰的机制,如果要在市场上生存下去,可以选择被大企业并购,或者走细分化路线。